为进一步推动“知农爱农、强农兴农”理念融入思政课,促进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,实现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”同向同行,协同育人,8月25日上午,学校开展了“守正创新、奋楫扬帆,迈向农业强国新征程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。校党委常委闫述乾,教务处、动物科学技术学院、农学院、草业学院、财经学院教学负责人及相关教师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人员参会。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主持。
闫述乾在集体备课会上指出,习近平总书记在“3.18”讲话中强调,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。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各有分工、各有侧重,最终目的都是践行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。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主阵地、主渠道,各位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旁征博引、深入浅出地讲好每一节课,激发农大学生的学习兴趣,厚植知农爱农情怀,练就兴农强农本领。他强调,一要提高思想认识,深刻认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引领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;二要认真授课,提高授课质量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,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;三要坚持好集体备课制度,精心备课、认真磨课,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备课、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打磨、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钻研,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设计能力;四要坚持守正创新,突出农大特色,打造农大品牌,把我校思政课建设成为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思政金课。
教务处负责人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、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,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目标一致,方向一致,都是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知农爱农、强农兴农的新型农林人才。在农业院校开好思政课,发挥思政课启智润心、铸魂育人的作用,一方面要坚持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“三进”工作,一方面要把农业特色和农大特色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来,提高思政课的“三全育人”成效。
校史馆负责人包正育围绕盛彤笙先生“四个一”的办学初心作了交流;动物科学技术学院、农学院、草业学院、财经学院等学院代表马友记、于爱忠、武军艳、张振粉、潘翔就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进行了交流;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平燕、吴爱菊分别围绕“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”“走体现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”进行了教学展示,与会教师围绕交流发言和教学展示内容进行了点评;校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心负责人桑碧桃围绕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”进行了交流。